核安全所90多名科研人员离职,究竟被谁挖走了?

近期,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简称“核安全所”)90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一事,在网上引起了轰动。

这些离职人员基本都是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其中大多数离职人员都是博士学历,也都是国内名校毕业,基本都有事业编制,年薪不少,福利待遇也都不错,然而一下有90多人集体离职,大多还都是研究核能的人才,消息一出,立马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提到核能,群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核武器,一提到核武器,大家的警惕性就上来了。据该研究所人事处回应:“他们都是自愿离职的,现离职手续都已经办完。”工作人员还透露,这90人是被挖走的,离职属于正常工作调动。

媒体一开始报道说90多人是因为院方更换了保安,没有及时跟他们沟通,觉得院方不尊重他们才离职的,现在又说是被挖走的。不管哪个理由,都不能让人信服。

90人集体离职还是核能人才,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就算多么正常的事件,也会显得不正常,2020年又是多事之秋,研究所流失人才又都是高尖端人才,一个研究所能有多少人?一下走了90人,许多研究工作还能正常进行吗?究竟又是什么样的企业会挖核能人才?挖过去又有什么用?

相比这些人才为什么离职,笔者更想知道这些人才最后的落脚点?或者说,究竟是在国内流转,还是去往国外了。

如果说这90多个人,没找好下家就放弃事业编制集体离职,可能性也不高。就算是因为改革问题不满,按正常逻辑来说,不应该是先观望观望,然后再做决定吗?哪有这边刚闹矛盾,另一边就立马集体辞职?

这背后十有八九跟利益挂钩,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会干一怒就远走高飞的事,还是90多人的集体辞职,而底层的科研人员到哪都是干科研的,只不过是工资和环境有所变化,真正起作用的估计还是一些大老板。

网上查询了一番后,一般只有核电、军工等行业,以及研究所等特定机构需要核能研究人才,一些大学也会招收相关人才,但要想一口气吃下90多个相关人才,一般的大学和研究所还真没这个实力。

根据行业内的人士透露,在外界看来高大上的核能研究,发展前景并不太好,但中国的核电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合肥核研究所人事处提供的消息准确,这批人才真是被人挖墙脚了,很可能最终流入了国内某大型核电企业。

中国有三大核电集团分别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实力雄厚,具有一口吞下这么人才的实力。要说这些人才最后会出国就业,基本不太可能。

有关这些人才的去向,还有一个更为靠谱的说法,某乎上有人爆料,这些人才的离职可能跟吴宜灿有关系,这位领导名下有一家安徽中科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具体的消息,还要等官方通报。

其实天下的事,无外乎利益二字,其他的基本都是说辞,希望大家能冷静看待这件事,说到底这也只是科学岛上核研究所单独的变动,其他研究所都很正常。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跟国家大局牵扯到一块,中国的研究事业大盘稳定,总体向上,不需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