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情绪还在蔓延 港股18A医药已悄然回升

当悲观情绪还在蔓延,港股18A医药已悄然回升。

创新药内卷似乎看不到明天,但现实是复杂的,大部分共识是错的。

创新药赛道是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良的状态,不能把充分竞争妖魔化为内卷。

内卷只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后遗症,将意外导向积极的结果。

01边缘突破

科学,就像星系,在边缘发展最快。

创新药市场没有中心,无法垄断,非线突变多是由寂寂无名的小药企发起的。

这种创新分工是合理的。

迭代式、跃迁式创新由小药企来承担,试错成本最低,而跨国大药企作为既得利益群体,打破现有格局的冲动不足,并且,如果出现大量研发失败,导致企业破产,造成的社会冲击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看见极少数Biotech冲出重围,成为Biopharma,大部分Biotech未走到商业化阶段即消失,其中一部分被大鱼吃小鱼。

跨国大药企某种程度成为投资和商业转化台,有利于整个创新体系的稳输出。

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创新成本最低,会自动出清冗员。

我们要惯于大部分Biotech消失,惯于IPO失败,这些是新陈代谢的正常生态,属于中事件,无需贴上悲观的标签。

02天然内卷

创新药内卷将是常态。

创新药是医药行业中最广阔的赛道,一个大单品的销售额,相当于别的赛道全部市场规模。

预计2025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到7600亿元,仍有超过6000亿元增长空间,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12%。

池子足够大,资本蜂拥而入,管线重复、赛道拥挤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这也是一个行业繁荣的标志。君不见宁王麾下风光无限,两三年后必然成为过剩产能,死掉一大批。

国内医药起点低,底子薄,而国人应用能力强于基础研究,跟随式创新将长期存在。

这些注定创新药天然内卷,应尽量降低人为调控和干预成分,由市场来优胜劣汰,自然出清。

对PD-1,以及所有广谱抗癌药的存在,不能简单以内卷来批判。

广谱抗癌药是搭建管线矩阵的基石,联合用药的基础,各家药企重复布局存在不得已的因素。

03 良结果

站在系统的角度看问题,不会那么悲观。

资本催生的泡沫是浮夸的,但是个体竞争,可促进整个生态的进化,不妨把内卷化看成一种试错机制。跑之前先学会走,在各个扎堆的靶点中,并非完全同质化的研究,存在大面积的改良型创新。从Me-too集体向Me-better进化,是国内创新药一大进步。

重复建设的管线使供给端充裕,在竞争中降低价格,提高创新药物和疗法的可及。对比国内PD-1赠药后年费用,2018年百时美施贵宝O药需44万元,默沙东K药需32万元,随着国产加入竞争行列,今年O药降到11万元,K药降到7万元,而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仅为4万元,恒瑞医药特瑞普利单抗仅为5万元。

本月医保谈判后,明年国产PD-1将微降至3-4万元。

复星凯特120万元一针的CAR-T疗法未能进入医保。

其实,相比诺华47.5万美元的天价,国产CAR-T价格仅为四成。杀价大军马上来到,据Clinical Trials,全球CAR-T治疗临床试验数量超600项,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在中国,CD19是CAR-T最扎堆的靶点,有175项试验,适应症集中在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

CAR-T未来有望降价一半。

支付环境是创新药绕不开的土壤,过度竞争客观上推动药物的可及,体现社会效益。

04未来之路

背负着创新的代价,Biotech不能以经营现金流来考量,更重要的财务指标是现金储备,至少能支撑2年以上的研发支出。

一生九死是创新药的正常生态,不悲观不乐观。

投资者只需为自己的钱包负责,而不是心怀星辰大海,所以创新药投资只能小范围选择。

未来能够杀出重围的Biotech,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走高难度差异化之路,绕开国内热门的领域,挑战难治之病、难研之药。另一种是综合药企之路,国内与海外并重,技术与商业衡,广谱大品种与差异化管线齐推,构建庞大的联合用药矩阵。

在出海上循序渐进,以License-out方式实现第一步,逐步自建商业化团队,实现本地化销售。

无论哪一种路径,硬核的研发能力是基础,提供底部韧和自愈能力。创新药赛道大趋势是从同质化到差异化、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进阶。

今天(11月26日)是创新药的反击日。

亚盛医药迎来首个商业化产品,国内首个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获批上市,并且具有国际竞争力。

先声药业与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战略合作的PD-L1单抗 (恩沃利单抗注射液)获批市,成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准上市的皮下注射PD-L1抗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