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会导致糖尿病?少吃糖不一定能避免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张田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认为是吃糖引起的,毕竟这个病名字中就带“糖”,得了病也不能多吃糖。实际上,这个说法不正确。糖尿病不是单纯的因为糖吃多了,时少吃糖不一定就能避免糖尿病。

此“糖”非彼“糖”,吃糖的“糖”≠糖尿病的“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这里的“糖”指的是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糖中糖是同一种成分;而我们说的吃糖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糖,一般是蔗糖,如白砂糖、绵白糖、红糖、冰糖等。广义“糖”说的是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乳糖等)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他们最终都是以单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也会影响到血糖。单糖是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时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类,包含同多糖和杂多糖。同多糖水解时只产生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杂多糖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果胶物质、半纤维素、肽聚糖等。

吃糖并非是糖尿病的“元凶”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者兼备,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健康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作用正常,吃了糖也会被分解,血糖并不会升高,更不会因吃糖而得糖尿病;而胰岛功能受到破坏的患者,不吃糖,血糖也有可能升高。

实际上,糖尿病发病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尤其是生活方式中饮食部分“贡献”比重较大,其中营养过剩会加重胰岛素代谢的负担,而其导致的超重肥胖又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糖尿病。所有引起营养过剩的因素,不仅有糖或者是含糖高的主食类,还有那些为我们牺牲的猪牛羊鸡鸭鱼虾们,让我们心情愉悦的糕点甜品们,带来凉爽的饮料冰淇淋们,只要长期超过身体需求食用,都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吃糖被认为会导致糖尿病,和糖消化吸收的特点有关,因为单糖吃下去直接被吸收入血引起血糖升高,双糖分解一步也会被直接吸收,所以给大家留下印象——“吃糖会得糖尿病”,甚至延伸到吃主食上。因为我们日常饮食中能量的一半来自碳水化物,进入人体后以单糖的形式吸收入血,较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变化,如果这些糖类食物过量,尤其是含糖量高的饮料糕点小零食摄入过量时,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起胰岛素的作用异常,则确实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类”不可弃

糖类物质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吃或少吃行不行?有的人根据“吃完糖容易转变为血糖”的理解,不征求医生意见,直接开始了低碳饮食,极端的直接使用生酮饮食,真真是伤不起。

糖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重要基础营养要素,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是肌肉和大脑组织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也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和最快速的能源物质。如果人体没有充足糖类供应,可能出现血糖降低,如果长期摄入糖类不足,人体会动用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和脂肪供能,可能因此导致消瘦和饥饿酮症。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昏迷、脑功能不可逆的损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长期不吃碳水化合物,会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严重者会昏迷并危及生命[2]。

选糖,享受甜蜜

糖的甜味常给我们带来很强的愉悦感,只要合理选择,兼顾开心和健康。

1.合理摄入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学会看食物营养标签,将所有食物中的糖叠加起来不超量。

2.多选择一些含天然糖的食物,如含糖少,升血糖慢的水果,还含有丰富微量营养素和膳食纤维,饱腹感满满减少对糖的渴望。

3.避免不了诱惑时,尽量选择低糖、小包装食品,减少吃进去的糖。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低糖的饼干、汽水、巧克力,有的还推出了小包装的产品。也可以选择与朋友一起分享。

健康生活,科学预防糖尿病

我国一半的成年人遭受血糖的困扰,发病人数呈上升且年轻化趋势,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糖尿病前期人群也高达35.2%[1]。每个人是自己的健康责任人,从今天起提高科学饮食意识,尽快行动起来。

1.改变不良饮食惯,选择低脂肪、低甜、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少吃垃圾食品;

2.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周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

3.定期测量体重,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超重肥胖者进行科学减重;

4.吸的人群最好是戒,喜欢喝酒的人也要控制饮酒量;

5.保持心情舒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标签: 代谢性疾病 含糖量高 人体组织细胞 预防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