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
大冰期遇上全球变暖:人类生存环境究竟是冷是热?
地球因其宜居环境成为我们的家园,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颗温驯的星球,而只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当中恰好处于适合人类生存的状态而已。在地球
-
这项技术看清了单分子化学反应:让分子自己发光!
教科书上的化学反应均以单分子形式进行概念描述,但实验中得到的却是大量分子的平均结果。一瓶380毫升的水,约含有1025个水分子,投入金属
-
无人船下水:我国首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
海洋牧场里养殖的海参、鱼类等众多海洋生物长势如何?怎样实现实时、智能观测?答案来了。8月中旬,国内第一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山东
-
火星岩石用处多:能遮风尘挡辐射!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郭静楠研究员与德国基尔大学、美国西南研究所、德国宇航局和美国宇航局的合作者合作,结合利用好奇号火
-
干细胞疗法:两月内复原绵羊受伤肌腱!
科学家们使用干细胞疗法,使绵羊受伤的肌腱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得到了完全康复。16日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称,用干细胞
-
充气机械手:协助截肢者实时触觉控制!
科技的推动让假肢的发展突飞猛进。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款成本约500美元的神经假肢。这只智能手柔软、轻便而有弹性,重约半磅(约
-
火星原始数据到手:祝融号圆满完成任务!
2021年5月15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实现火星着陆,截至8月15日,祝融号已经在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二次出舱透气!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核心舱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
用计算机计算出圆周率最精确数字:刷新圆周率数值
3 141592653……,想必网友们在上学的时候都背过这串串数字。虽然通常都用3 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但科学家并没有停止对圆周率的计
-
明安图射电频日像仪:三维立体探测太阳!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可以说,地球上的一切能源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太阳。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太阳,太阳造福着人类,而太阳的剧烈活动也
-
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找到了“缺失的拼图”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找到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缺失的拼图。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
-
科学家:土星内部存在巨大弥漫核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1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科学家的深入分析结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数据显示,土星有
-
进一步揭示:太阳活动区浮现过程物理本质!
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本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以及太阳动力学观测站的数据,
-
地球温度12万年来最高:影响问题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部分《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于8月9日发布。这份报告是2013年以来对全
-
人类基因功能研究出现很大的错误
一项对近12000篇人类遗传学论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发现,关于人类基因功能的论文中充斥着令人震惊的错误,论文中核苷酸序列错误的比例高得令
-
首次识别活体大脑神经元内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识别活体动物大脑中不同类型神经元内的蛋白质。该研究1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这一结果
-
从月壤矿物结构和化学成分:探究月球形成真相!
形如米粒般大小的几块毫不起眼的黑色石头,以及一小点黑色粉末,此刻被研究人员珍藏在3个透明小瓶子里,放进实验室的手套箱内,手套箱内充
-
冰冻2.8万年幼狮现世仍栩栩如生!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个科学家小组对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发现的两只狮子幼崽化石展开研究。其中一只被命名为斯巴达的幼狮化石距今
-
女子鼻塞7年竟因鼻腔长了一颗牙 医生直呼太罕见
口腔拔牙是习以为常的操作,但你见过鼻腔拔牙吗?广东东莞一位25岁女子就做了这样一个罕见的手术。据报道,广东东莞厚街25岁的程小姐自述七
-
甘肃发现剑齿虎化石 填补了“大猫”演化迁徙研究过程空缺
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最近在甘肃临夏盆地首次发现了隐匿剑齿虎带有颊齿的下颌骨化石。这填补了该种乃至剑
-
移植肠道里的菌群能逆转小老鼠大脑老化问题
将年轻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移植给衰老小鼠,听起来让人不适,但如果能时光倒流呢?英国《自然·衰老》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移植年轻小鼠
-
用简单规则生成复杂图案创造大自然的美丽奇观
人类大脑天生擅长识别各种图案,如湖面波纹、斑马条纹,甚至晶体结构。但自然是如何创造出这些复杂图案的?答案是靠一遍又一遍重复同样的简
-
有史以来第一次:西伯利亚野火烟雾竟然飘到北极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发布的新闻稿,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野火燃烧产生的烟雾已到达北极,这是有记载以来历史上的第一次。报道指出
-
太阳射电成像的观测技术获得新的领域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射电观测技术在天文和空间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熟知的空间科学工程项目:如登月舱着陆、火星探测,射电望远镜
-
首次在实验室绝缘纯水转成金属
在正常条件下,纯水几乎是完美的绝缘体,水只有在极端压力下才会产生金属特性,譬如说在某些行星的深处。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