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
去年103个城市臭氧超标 为何人类一边防臭氧污染一边怕臭氧层空洞?
2019年103个城市臭氧超标 人类为何一边防臭氧污染一边怕臭氧层空洞?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信息,今年1一7月,全国平均空气优良天数同比上升4
-
乙烯制冷压缩机实现国产化,并通过全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由沈阳斯特透平机械有限公司为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乙烯制冷压缩机(低温段)自2019年11月投产至今,已安全平稳运行超过6000小时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一批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将持证上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9个新职业。其中互联
-
聚焦|新型人造皮肤破解大面积损伤修复难题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及抗外界细菌感染方面至关重要。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百万人遭遇不同程度的烧伤,导致每
-
聊聊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客观预报不准还是主观感受差异
我国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但预报仍是世界级难题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有人说,没有比夏天更让人关注天气预报的季节,雷电、暴雨、高
-
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
-
截至7月底,上海年内累计建设3万个5G室外基站
为加快5G网络建设与创新应用,上海机场集团今天与三大运营商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就5G网络建设及智慧民航应用展开
-
机制创新 “打包发展”助力“小儿科”长大变强
一名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当时正值元旦前夕,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住院困难。于是,该患儿通
-
上海在线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数字化助力美好生活
摊面糊、打鸡蛋、刷酱、打包,不出两分钟,高师傅便做出一份可口的煎饼果子。助手接过煎饼果子,扫一眼屏幕,抬手放进相应编号的保温柜。不
-
青岛有全国首个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
8月19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山东深海冷水团海洋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实施的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项目通过了专家评估,项目所在区域被农业农村部
-
智能绞吸机器人可在水下“盲区”取土,很给力!
黄色的机身、厚厚的履带、尖锐的绞吸头……8月19日上午,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墩施工现场,一台外形貌似微型坦克的智能履带式绞吸机器人,被
-
西班牙科学家称:568个癌症驱动基因确定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报道,西班牙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评论·癌症》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28000个肿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后,一次鉴定
-
人胰岛样类器官动物试验成功,小鼠不会出现免疫排斥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了一项类器官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报道了功能性人胰岛样类器官(HILOs)的生成,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后,可以
-
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维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维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制备出厘米级单层薄膜二维MoSi
-
科技与教育扶贫,让科技和知识造福人民
高校一流学科怎么建?河南大学的回答是,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有一流的育人质量,一流的学术成果,还要有一流的社会贡献。2017年,河南大学生物
-
各地科技抗疫“硬核”设备“秀肌肉”集结亮相
太先进了!终于亲眼见证了科技抗疫装备的实力!负压救护车、移动手术车、移动CT影像车、核酸检测采访工作台、负压病房,无人机运送物资、消毒
-
德激光等离子加速器创下世界纪录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制的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LUX连续不断产生电子束的时间首次超过一整天达到30小时,创
-
英国《自然》杂志: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产量将巨幅增加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布一项可持续粮食生产报告,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产量或增加2100万吨至4400万吨,将占到本世纪中期喂
-
科普|大脑三维血管网络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揭示
大脑发育过程中,血管的路径选择对脑血管三维网络的形成至关重要。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
-
科学|食欲比想象中大 原恒星靠“脐带”进食远方物质
在一片星云中,一团物质流沿着龙卷风一样的螺旋轨迹,逐渐向中心聚拢下落,最终融入星云中心一个扁平的气体圆盘上。在圆盘中心,孕育着一颗
-
“种”进地里的科技成果 让每亩葡萄收入多增加了5000元
吃一颗,甘甜、多汁的味道迅速在口中蔓延。山东济南市商河县瓦西村书记常延富说:我们葡萄售价是普通葡萄的5倍以上,所以每亩可多收入5000
-
核能与我们吃的饭也有关,究竟怎么回事?
核能和育种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界在农作物突变种质资源创制
-
神奇!并蒂莲蓬被摘“夭折”,科学技术却令其“永生”
今夏,一株生长于南京玄武湖的并蒂莲,在惊艳了世人却又不幸被采摘后,终于迎来了最终归宿——科普博主王煜及其团队,已于近日将制作好的并
-
科学|基因组规模的染色质3D组织成像首次实现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等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在基因组规模对染色质的3D组织和转录活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相关论文
-
调研发现,森林生态保护须更新认知
前段时间,笔者对基层单位作了大量调研。调研发现,当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出现了一些认知偏向和不当做法。红线范围过大不利生态保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