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朗程方正浩:怎样抓住碳中和数字化方向的百万亿投资机遇 | 36氪To B下午茶第二期

2021年11月28日,36氪「数字时氪」XGoogleDevFest联合举办「数字低碳进行时」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数字时氪」第二期To B下午茶,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举办。

在本期To B下午茶活动上,来自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学者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对钢铁能源企业如何在节能降碳的同时,实现企业增产增收进行了讨论。与会演讲嘉宾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李克斌、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水木清碳CEO郭睿、极熵科技创始人孙东来、上海小苗朗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方正浩分别做了4场主题演讲。

其中,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方正浩以“双碳政策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投资逻辑”为主题,分享了双碳政策给产业链带来的数字化新机遇,以及其在生产端去碳、使用端减碳、碳支撑体系三个方面上的数字化投资逻辑。

小苗朗程投资人方正浩

以下是本次演讲嘉宾部分精彩观点:

首先是关注整个碳中和的周期和主题下哪些方向是最值得我们去布局和投资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要做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把“碳”和“能源”的消耗和释放从前端的生产端、到终端的使用、再到下游的碳的封存、捕集,做一个非常系统的完整的梳理。第二点是我们要在其中找到一些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而且投资的确定性比较强的一些方向。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及高盛研究报告,碳中和投资规模均在百万亿人民币级。创投更加聚焦资金使用效率高和确定性大的新技术和模式。能源的终端应用场景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新产品、新模式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包括清洁能源、节碳减排、CCUS、碳交易、ESG等。整个能源系统的复杂度也是在大幅度提升的,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受到了各类政策的推动,传统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方式受到挑战,如果我们只是依靠新能源装机提升来做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是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和问题的,所以随着可持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提升,未来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成本的优势将会成为低碳转型增长的一个核心推动力。未来,我们关注的能源结构方面的变化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一定是在数字化领域,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成本优势将成为低碳转型持续增长的一个核心推动力。在工业领域,电力、交通、建筑、农业和负碳排放等多个领域,其实都在不断的涌现新的数字化技术和模式,相应也会孕育出新的投资机遇。

小苗朗程合伙人方正浩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大家好,我是小苗朗程的合伙人方正浩,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也非常感谢 36 氪数字时氪栏目组的邀请,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来汇报一下我们在双碳政策下关于行业数字化转型投资的一些探索。

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小苗朗程是一家 2015 年成立的专注于投资科技方向的早期投资机构,从成立到现在公司已经在信息科技的大主题下累计投资了超过 80 家创业公司,包括刚才演讲的优也的李总,我们也是他们公司的早期投资人,我们是优也A 轮的领投方。实际上我们基金从2015年到现在这六七年的时间一直都在关注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主题,能源方向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我们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开始已经对国内的能源方向做了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摸索和梳理,并且在这个领域投资了一批企业。

接下来我来讲一下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在这件事情上的一个整体思路。

首先我们关注的在整个碳中和的周期和主题下到底哪些方向是最值得我们去布局和投资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要做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把“碳”和“能源”的消耗和释放从前端的生产端、到终端的使用、再到下游的碳的封存、捕集,做一个非常系统的完整的梳理。第二点是我们要在其中找到一些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而且投资的确定性比较强的一些方向。

其实关于碳中和这个大主题,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没有太多的分歧了,从去年的三四季度开始到现在,碳中和的投资主题在国内属于一个愈演愈烈的状态。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去年 10 月份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来看,整个碳中和的投资规模应该会达到一个百万亿量级的水平。另外,也结合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俊及高盛研究报告,同样提到了碳中和的投资规模均在百万亿人民币量级。

那么作为VC来讲,我们重点关注确定性趋势下带来超额收益的新技术和新模式,面向碳中和的投资方式包括债权、碳基金、信托、创投等,我们作为创投,其实就是找其中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和确定性最大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在今年11月13号联合国COP 26 刚通过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也意味着全球的碳交易大宗市场的打开,确定了多种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各项低碳承诺也达成了共识。其实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国内的各项政策也紧锣密鼓的出台。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之后,“去碳化”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这几个大的主题下,包括清洁能源、节碳减排、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碳交易、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首字母缩写,是提倡责任投资和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投资方式)等这些新的应用场景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新产品和新模式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过去的低碳路径主要是靠光伏、风电这些新能源的装机并网,但是像刚才极熵的孙总提到的,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并网对发电端、对电网、对电机运输、对终端其实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随着能源供给的丰富,能源系统的复杂度也大大提升了。

过去的能源行业,从上游的生产到终端的使用,其实大部分的高耗能行业和高能源的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国企为主,但是随着新能源化的逐步推广,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游也出现了各类像隆基股份、阳光电源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能源终端的新能源车企的市场化和民营化的趋势也同样是越来越越明确,整个系统从过去的垄断经营到混合经营之后,我们发现整个能源系统的复杂度也是在大幅度提升的。

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受到了各类政策的推动,传统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方式受到挑战,如果我们只是依靠新能源装机提升来做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是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和问题的,就像刚才极熵提到的在终端、在电网并网的时候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随着可持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提升,未来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成本的优势将会成为低碳转型增长的一个核心推动力。

碳中和路径与数字化转型

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从能源的生产端到能源的使用端再到能源的支撑端,我们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第一部分是在生产端,我们重点关注一次能源结构、二次能源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对应变化,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等各个环节中找到低度电数字化的实现路径。第二部分是在使用端,我们重点关注“能源”和“碳”的高能耗行业和高排放的行业。我们在关注了里面的大行业之后,去找到在生产原料端,在生产过程端和在最后的捕集端的低碳和零碳的数字化的实现路径。第三部分是支撑体系,我们需要去找到碳管理、碳交易、ESG等新的支撑体系有什么新机会,它们未来也会成为低碳经济的新的数字化底层的基础设施。这个是我们对的一个行业梳理。

在生产端,我们关注的是能源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数字化机遇,首先是一次能源的结构会从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新能源为主,第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去重点关注从作为早期投资机构哪些方向可能是值得投资的。我们整理了三个方向,分别是在效率工具、智能生产和智能运维三个方向。

效率工具端,我们重点关注怎么样去提高一次能源的生产转化效率,这对应的是技术的快速迭代,包括光伏电池从 P 型到 N 型再到半开矿所带来的电池迭代管理的需求,对于这方面我们也会去重点关注一些领域,譬如说电池的性能管理工具、性能监测软件,我们认为都会有新的行业机会出现。

智能生产端,生产端就是新型一次能源所带来的新的生产类机会,包括一些生产工具类公司、生产设备类公司以及检测类的、效率工具类公司。

智能运维端,因为随着光伏、风电、核电等新能源的逐步铺开,那么在这个系统中,未来的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都会在运维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我们也会去重点关注一些能够提供智能运维软件和服务的公司,可以满足复杂调度、现货交易等新的数字化需求。

在使用端,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几类比较大的高耗能和高排放的行业,我们认为在使用端的关键词是重塑,我们要去找到一些能够重塑传统企业生产流程,使他们转型升级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首先在电力行业,我们会从发电的效能提升、售电的效能提升、调度的能力重塑和碳交易分析工具这四个大方向去寻找一些投资机会,我们也列了其中的一些细分的领域,我就不再一一去展开了。电力是一个非常庞大且传统的行业,随着碳中和的推进,在各个环节上都会有一些新的数字化的投资机会。

其次是在钢铁冶金行业,也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流程制造业,这个方向节能降碳的机会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去年的第四季度找到了优也,并且投资了它。

最后是在化工行业,也有一些新的机会,包括很多新的化工生产方式,它会相比传统的生产方式会有非常大的效率提升以及降碳的提升,典型的像最近天工所他们推出的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这个生物合成方法,类似于这种新的生物、化学合成方法其实都是能够显著降碳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去重点看从人工智能、从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角度有什么方式能够切入新型的化工生产方式,以及我们会重点关注绿氢、 AI 材料、循环经济等新技术和新模式。

使用端的另外几个比较大的方向包括交通、建筑和供热。交通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的整个产业链,其中,包括新电池技术研发管理工具,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平台、新电池的回收技术,以及船舶、航空的电气和数字化交通领域,实际上这几个方向上我们已经投资了几家标的了;在建筑方向,我们从里面筛选出了一些投资方向,包括设计工具和零工厂BIPV运营;在供热方向,我们找到了原网端的供热管理平台这样一个的投资方向。

综上所述,在使用端,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有什么方式可以用数字化去重塑传统企业的从设计到生产到运维的几个链条上的业务流程。所以我们针对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分析方式都是先拆它的产业链,拆完之后去看到底哪些方向可以用数字化去改造。

在支撑体系的数字化中,我们重点关注是碳中和主题下会催生哪些新的模式。像水木清碳做的其实就是这个主题,从碳管理、碳交易和 ESG 这几个方向上,我们都在去摸排国内的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和方向。

首先是在碳管理方面,在碳中和的主题下,碳的核查追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我们需要知道碳的排放来自于哪里,在哪些过程当中会产生多少碳,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排放、去除和排放量会变化的怎么样;第二个是在碳的资产管理上,其实国内有一些公司已经在为一些大型的企业去做全套的数字化碳账簿,帮助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以及生产链条上,哪些地方可能会产生碳,相应的资产是什么样的,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第三个是在碳排放预测模型,我们的核心是去寻找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中哪些可能会产生碳,那对应的它的排放随着时间的变化到底是怎么样的?然后去生产出对应的基础模型。

在碳交易和 ESG 这两个方向上,其实在欧洲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公司,比如说在ESG方向,欧洲有一家公司叫Ecovadis,这个公司现在在欧洲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为像 MSCI以及金融数据平台提供关于ESG以及能源、数据相关的服务。我们相信在国内,这个领域里一定也会有新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再做一个总结,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增速拐点也逐步逼近,尤其是像新能源结构当中,其实只有光伏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像水电、风电和核电的本身的天花板和未来的增速都是显而易见的。

未来,我们关注的能源结构方面的变化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一定是在数字化领域,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成本优势将成为低碳转型持续增长的一个核心推动力。在工业领域,电力、交通、建筑、农业和负碳排放等多个领域,其实都在不断的涌现新的数字化技术和模式,相应也会孕育出新的投资机遇。我们基金围绕着这几个大的领域,已经布局了多家企业,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上游能源生产端、中游能源生产端如基础工业、交通、化工等方向投资了多家双碳数字化项目,未来我们也希望携手更多的优秀创业者同行,如果在座有哪位是从事这个方向的创业项目的,我也非常希望会后有机会进一步交流。

关注「数字时氪」,微信id:digital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