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iPhone,还是今年的绝对机皇吗?

身为科技春晚的主角,每年的最顶级 iPhone 都是旗舰手机的代名词,顶级的硬件、保姆式的全家桶体验,一直是其他手机难以企及的存在。在过往的许多年里,模仿 iPhone,成为了手机厂商行之有效的产品策略。

但在 2021 年,一切似乎有了变化。iPhone 依然好,但或许不再是“哪里都好”。小米创办人、董事长雷军在小米 12 系列发布会上就表示: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这句话非常中肯,苹果有许多领先之处值得学习,但向苹果看齐,也并非全无可能。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厂商们今年的较量吧。

01 谁可与 iPhone 相匹敌?

先说苹果,今年的旗舰 iPhone 强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重点在这三大升级上: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A15 芯片、影像系统。其中最亮眼的,当属虽迟但到的高刷屏,苹果用自适应刷新率完美兼顾高刷与续航,让电池容量 3000mAh 出头的 iPhone 13 Pro 也能驾驭。

相比起来,A15 与影像系统有些常规升级的意思,不过前者助 iPhone 驾驭了跑分游戏《原神》,后者让 iPhone 13 Pro 从华为、小米等国产旗舰手机手中夺回了 DXOMark 的视频拍摄评分第一,表现可圈可点。

但这也显示出了一个问题——在 SoC 性能之外,国产手机已经有了和旗舰 iPhone 掰手腕的能力。

首先是影像。小米 11 Ultra 作为旗下冲击高端的影像旗舰,用硕大的相机模组、全面无短板的摄像系统,一度问鼎 DXOMark 排行榜,将小米的相机表现带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历经制裁的华为 P50 Pro 拿出了计算光学技术,不仅夺回手机相机排行第一,甚至在视频拍摄上超越 iPhone 12 Pro Max,一度改写了由 iPhone 霸榜的视频领域秩序。

除了华为和小米,这条赛道上,国产手机的身影也是无处不在。OPPO 今年拿出了全链路 10bit 的影像与显示系统,主打了一个“色”字。vivo 继续联手蔡司,升级微云台相机系统,亮出自研 ISP 芯片,竞争力十足。

其次是屏幕。iPhone 的高刷屏打磨得非常成熟,但在安卓阵营并非没有对手。抛开刚刚发布的小米 12 Pro,OPPO Find X3 系列、一加 9 Pro、vivo X70 Pro+ 以及三星的几大旗舰等,都支持类似技术——都得益于三星 LTPO 面板的支持。而在屏幕各项素质指标上,安卓旗舰手机也不落苹果下风,获得 DisplayMate、DXOMark 高评价已是基本操作。

02 突破性新技术百家争鸣

把目光放回芯片领域,苹果独霸一方的段位又是一众厂商难以企及的了。今年除了 A15,苹果还推出了面向 MacBook 的 M1 Pro 和 M1 Max SoC,直接把集显做成了“生产力版”RTX 3080。在苹果眼里,红蓝绿三大芯片巨头可能才是最大的对手。

但在芯片赛道上,国产厂商并没有放弃,而是奋力追赶。小米在芯片设计初遇挫折后,今年先后推出自研澎湃 C1 ISP 芯片、P1 充电芯片,稳扎稳打。vivo 自研影像芯片 V1,OPPO 自研 MariSilicon X 影像 NPU,厂商的努力,让 2021 成为了一个芯片大年。

芯片之外,安卓厂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在两个突破性领域已经走在了苹果前面。其一是手机形态,当 iPhone 13 系列还是大刘海的时候,安卓厂商早已普及了挖孔屏,逐渐走向屏下前摄真全面屏。三星、小米、OPPO、华为几家厂商,今年带来了各自的折叠屏旗舰,而折叠屏的 iPhone 还在打磨阶段。

其二是充电,对国产安卓中高端及旗舰来说,60W 几乎是标配,120W 也日渐普及。小米今年还推出了 200W 快充、隔空“真无线充电”的原型设备,虽然未量产,但无疑让国产品牌站在了技术的制高点。反观 iPhone,虽然 20W、27W 很稳,但总不能抱着“快充伤电池”这样的论调过一辈子吧?

03 谁是你心中最佳?

此情此景,正是今年整个智能手机圈的缩影。苹果、iPhone 依然很强,但在整个行业的内卷态势下,已不再拥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虽然 iPhone 今年依然畅销,我们愈发看到,全家桶生态成为了苹果最后的“护城河”。

意识到竞争加剧的苹果,自然是没有放慢脚步,挖孔屏、屏下前摄与 Face ID、折叠屏都在其计划中。Mac 产品线拥抱自研 Arm 芯片,以生产力与能耗比优势吸引更多用户。如果动作够快,苹果 AR / VR 眼镜、苹果汽车明年就会问世。

目光回到国内厂商,雷军在小米 12 发布会上那一句“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豪迈而实在。回望今年,我们看到了小米在手机上对标 iPhone,重返芯片赛道,还为自己的新十年定下了造车的目标。受到制裁的华为,也发力协同生态,入局智能驾驶,用智能座舱“帮车企造好车”。OPPO 探索折叠屏、芯片与充电之余,带来了从玩具变工具的新一代智能眼镜。

那么,谁更配得上年度最佳的宝座呢?这一票,就交给正在阅读文章的你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ZEALER”(ID:zealertech),作者:ZEALER,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