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的重要股东,竟独家投资了离职员工创业项目

自信真强,格局真大。

说的是小马智行,讲的是彭军和楼教主。

这不,一家刚创办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获得了五源资本的近千万美元天使投资。

这跟小马智行又有什么关系?

五源资本,小马智行的A轮领投方,红杉和IDG之后的重要早期股东。

而被投的新自动驾驶公司——擎天智卡——出自小马智行,创始团队是参与小马智行/智卡创业的核心技术骨干。

一个叫潘震皓,一个叫孙又晗

都是楼教主在编程竞赛圈的老友,还都是出自江苏的NOI(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选手。

原本技术人才出走单干,也不稀奇。不过江湖嘛,人情世故无处不在。

这么说吧,五源投擎天,不可能没有知会小马。毕竟此例一开,同赛道竞争事小,军心浮动事大。

更早之前,巨头也好,独角兽公司也罢,撕破脸的居多,施压的不少,宣布江湖追杀的也不是没有……

所以这样一则融资进展,可真不简单。

自动驾驶新玩家:擎天智卡

擎天智卡,创办于2021年11月的公司,主打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研发,瞄准干线物流市场,目前团队规模近20人。

五源的官方公告中说,初创团队成员,均具有资深的自动驾驶从业经验。

而更受关注的,还是两位创始人。

潘震皓(Frank Pan),小马智行12号员工,离职前是卡车业务小马智卡CTO。

孙又晗,之前是小马美国团队规划控制负责人。

潘、孙二人,也是OI竞赛圈老友,是同年的江苏老乡。

潘震皓来自苏州中学,2004年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同榜的是后来的姚班第一鬲融。潘震皓凭着NOI金牌,保送清华计算机系,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

2012年入职Google,后来在2017年收到彭军和楼教主号召,从Google加盟了小马智行。

潘震皓在小马内部,负责过一段时间湾区的路测项目,后来智卡业务独立,任职CTO。

据说在小马内部,Frank有公认的技术能力,但性格特点也很鲜明。

孙又晗之前则相对低调,他出自常州中学,与潘震皓同一年获奖保送清华,后来留学哥伦比亚大学,一度在微软和Facebook工作,2019年加入小马智行,负责智卡业务在美国的规划和控制。

在对外介绍中,潘震皓表示,当下自动驾驶卡车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格局和商业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定势。这也是擎天智卡等初创公司的机会所在。

潘还认为,在现有物流行业里,干线运输往往配备2-3个驾驶员。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帮助下,即便保留1个驾驶员,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模式仍然成立,能够极大缓解行业疲劳驾驶、人力成本高昂的痛点。

而这种认知和路线,基本也是小马智卡探索和落地中,达成的共识。

当然,也是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已经实践证明了的路径。

但问题是,潘孙二人,以及已经浮出水面的千挂科技,为啥会从小马智行分化出来独立创业?

原因很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方面。

一方面是外因。核心是小马智行在2021年经受的挑战,当时原计划的在美IPO计划调整,需要对资源进行针对性调整来应对变化。

具体到卡车业务,独立建制,也独立建了研发,或许最初是有长远分拆的打算,但在当时的时间点,就面临资源重构和集中——比较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乘用和货运,本就长在一条主干上,又何必重复造轮子?

但外因影响,内部重构就会带来新挑战。

比如之前已经在智卡BU的CTO、负责人,回答研发中台架构内,置于何处?

所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内因

众所周知,小马智行(可能是)技术天才浓度最高的公司,此情此景之下,加之图森成功上市带来的冲击,能不春心思动?

更何况一直以来,或许这些人也不缺offer和外部VC的诱惑。

1000亿美元的公司很难,100亿美元的估值也挑战很大,但趁着技术门槛仍然存在,独立搞个10亿美元的公司,个人的回报,可能会更大。

很基础的数学题,很好算。

对于小马智行:疾风知劲草

不好算的是什么?

个人情感。

自动驾驶江湖时间不算长,爱情情仇的故事一桩接一桩,算了吧的时候并不多。

小马智行这样,能够“接纳”关键股东投资离职员工创业的,更罕见。

有没有可能,是小马智行在“资本”面前没得选。

有可能,但就智能车参考了解,主要还是彭军和楼教主,对此胸怀广大,看得很开。

一方面,小马智行创业这5年,啸聚起一帮技术天才,中间离职和变动的也并非没有,但再见时候不至于红着脸,甚至还有业务往来。

另一方面,小马智行内部也有“奇葩”招人的“潜规则”,手里没几个offer,不是业内哄抢的人才,还不一定看得对眼。

彭军和楼教主,从创业开始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胸襟和格局。

在早期被常问及行业竞争时,谈论最多的还是这个领域还不到内卷的时候,还处于做大蛋糕阶段,比拼的还是更快更强的技术推进能力,以及产品落地速度。

这种思考方式,也体现在人才和员工问题上。

如果光看小马智行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有时候慷慨得不像一家创业公司。很多Google过来的员工,甚至不会感受到“创业”的不同。

还有员工离职后,周身物件所穿所用,还都带着pony.ai的logo。

按照有员工回忆后概括的说法是:除了鞋,好像什么都发……连带pony.ai的袜子都发过。

不过,这种“慷慨”倒并不意味着小马智行公司“铺张”。在更多方面,又节俭得不像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独角兽。

最核心原因,还是基于人才出发的本质认知,技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就是人才本身。

顶尖人才唯一的缺点,只是贵。

然而,也正是这种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在2021年外部变化冲击时,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反作用力。

从外部看来,自2016年创业开始,小马智行一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于是显得刚过去的2021年如此具有挑战。

不过据说,创始人们对此依然看得很开。

他们的认知是,疾风知劲草,不经历逆境,又怎么检验顺境里蜂拥而至的人才?

嗯,自信很强,格局也是真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LG,36氪经授权发布。

标签: 股东 创业项目 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