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VS头发,输的居然是刀?原来这就是以柔克刚

刀片切头发似乎轻而易举,毕竟头发要比它软50倍。但事实上,刀片VS头发,身受“重伤”的可能是刀片。

麻省理工学院的Cemal Cem Tasan团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什么剃须刀没用几次,就很快变钝了?按理说,毛发这么脆弱,不应该啊?

刀片VS胡须,谁赢了?| Pixabay

于是,团队中的Gianluca Roscioli贡献出了自己的胡子。用普通的剃须刀片刮过胡子后,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刀刃的变化。

虽然看起来刀好像还是完好如初,但剃完胡子后,刀刃上真的出现了一些裂痕。一旦形成裂纹,更严重的开裂问题也随之而来。到最后,剃须刀越来越钝的原因,是被胡子“刮”出了一个豁口

在显微镜下,用过的刀尖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开和豁口。| DOI:10.1126/science.aba9490

我们印象中的刀尖变钝,可能并不是因为刀尖裂开,而是因为和硬的东西接触,刀尖被磨圆了。也就是从V字形变成了U字形。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磨损,磨一磨就可以让刀重新锋利。

但是,剃须刀的损耗情况和上面提到的不同。因为它并不是磨圆,而是某些区域形成了缺口。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用剃须刀剃胡子时,胡子也在反过来在“切”刀。而柔软的毛发,居然还真的把刀“切”出一个个裂口来。

刀:那我裂开?

为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研究团队开始试着模拟剃须的装置,并加上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切割的过程。

显微镜下的切头发过程。

首先,他们想到,也许是因为有些人的胡须又粗又硬,就会对刀子造成比较严重的磨损。但情况好像并非如此,因为不管胡须直径,厚度如何,似乎都会出现相似的豁口

所以,就算只是一根头发,也会让刀尖裂开。也许这就是真的“以柔克刚”吧。

切割头发后,刀中间有着比较明显的豁口

还有什么能影响刀片的损坏程度呢?研究人员又模拟了其它一些情况,最终发现,刀切头发的角度和刀刃本身的结构可能才是损坏刀尖的关键。

如果刀片不是垂直切割头发,而是从侧面斜切,刀片受到的损伤程度就会更大。

另一方面,如果这把刀子本身的合金材质不均匀,那刀刃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碎裂。

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头发表面也并不是光滑的,而是排列了一层层瓦片一样的细胞。不光滑的表面会让刀片与头发的机械作用更为复杂,使刀刃受到更强的应力。

而材质不均匀的刀刃,本身就带有裂纹。切头发时,本身的裂纹也会很容易扩展成更大的缺口。

从图中可以看出,切头发这事儿其实也挺复杂的。

因此,想要让剃须刀片寿命长一点的话,垂直切割能够尽可能不伤害刀刃。比起切更硬的东西,软的东西伤害反而可能更大。这仿佛有点颠覆我们的常识,但这个原理在厨房中也适用,那些看起来柔软的食物,像是番茄、奶酪和土豆,就算看着十分脆弱,却可能会对刀刃产生无法补救的损耗。而更加专业的厨师,也往往会建议垂直切菜而不是斜着切。

在厨房中,垂直切菜对刀的伤害也会更小。| Pixabay

不过,研究者当前研究的还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刀。但其实数千年来,刀可不一定都是金属做的,而其他材质的刀片也有着不同的特质。

史前时代,人们曾用木头和石头做刀,不过因为很容易用坏,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被逐渐淘汰了。而如今,声称比钢还要硬的陶瓷刀的确足够坚固,能够轻松地切开上面提到的柔软物体,但韧性却更低,可能一不小心就用碎了。

木头做的刀,能用,就是一不小心可能会坏。| lumberjocks

不过也难免有些人会有另外一种奇思妙想。传说中,当一个因纽特人需要刀子时,他居然用自己冻硬了的便便磨了一把刀,并且用它杀了一只狗。

想想是不是还挺合理的?(不是 | arstechnica

结果肯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还就真的想验证一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为了制作一把锋利的“便便刀”,他逼自己坚持吃下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20℃的低温下亲手打磨了自己这把自产自销的刀子。

?富含“营养”的刀 | arstechnica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成功,他这款“便便刀”,与其说是刀,还不如说是笔,只能在物体表面留下一些粪便痕迹。

切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切了。| arstechnica

尽管失败,但他的好奇心还是值得鼓励,获得了2019年的搞笑诺奖。

还做了便便刀模具…………虽然但是,想法值得鼓励。| arstechnica

虽然刀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用品,但无论是何种刀,它们切割物体的原理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不同物体表面,刀刃的压力也会产生不同的复杂作用力,破坏分子、晶体或纤维等不同的结构。

不同的刀具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比如普通的尖锐的刀可能会压扁柔软的面包,所以切面包的刀并不像普通的刀,而是带有锯齿。将面包锯开而不是切开,尽可能地减小面包的变形。

你有没有注意过,面包刀都是有锯齿的?| Pixabay

你生活中有见过什么奇怪的刀具吗?是用来做什么的?

用刀真的是一门学问。请学好再用,注意安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万物,36氪经授权发布。

标签: 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