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种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一)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彼得·考夫曼(Peter Kaufman)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但很少有人听说过他。他是总部位于加州的航空航天公司Glenair的首席执行官,也是查理·芒格的演讲稿和谈话集《穷查理宝典》的编辑。本文是考夫曼为加州理工州立大学波莫纳经济俱乐部所做演讲的抄录。通过运用真正多学科的方式去理解事物,考夫曼确定了两个充满隐喻,但往往被忽视的 “大道理”:1)镜像互反(Mirrored Reciprocation,积极主动,先行一步)以及 2)复利(坚持不懈)。这又可以引出一条非常有用的“人生秘诀”,那就是将这两者结合,形成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先行一步,并坚持不懈地去做。”或者借用我们的先贤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所欲,先施于人,并持之以恒。”文章来自编译,篇幅关系,我们分三部分刊出,此为第一部分。

划重点:

理解就是知道该干什么

三只桶:1号桶是137亿年的宇宙,2号桶是35亿年的生物,3号桶是2万年的人类

三只桶里面发生的事情都是镜像互反

人的认知能力分五级,聪明最低,天才第二,简单最顶级

多学科思维

他们要我讲讲多专业的思维法。所以我就从这个讲起。我最近给谷歌做了一个演讲——事实上,我已经给谷歌做了三次演讲。我第一次去演讲时,他们问,“你要讲什么?”我说,“好吧,你想听什么?”他们说:“随便。你平时都讲什么?”呃,我一般会谈领导力、文化、团队建设、战略、道德。他们说,“我们不想听关于团队建设的废话。我们一直都很清楚怎么建设团队。我们想听听怎么自我提升。”所以除了多学科这个主题外,我还会加一点自我提升的内容。这样可以吗?好的。

那么,为什么成为多学科思想家很重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他说:“理解就是知道该干什么。”还有比这听起来更简单的吗?可是,这才是他的天才之处—— “理解就是知道该干什么。”你在理解某个东西时,究竟犯了多少错误?你不会犯任何错误。错误从何而来?错误来自盲点,来自缺乏理解。为什么思考需要跨学科?因为,就像日本谚语所说那样,“井蛙不可语海”(编者注:日语其实源自《庄子》)。关于你的专业,你的孤岛,你的“井”的一切,你也许都知道,但是如果你所知道一切只是一口井的话,你怎么才能在作为复杂系统和动态系统的生活中做出好的决策呢

所以我试图从各种不同的学科角度去学习芒格所谓的“大道理”。首先我想告诉你我的诀窍是什么,因为如果你想尝试按他的方式去做的话,你这辈子都做不过来的。不可能的。因为领域太宽泛了,书太厚了。因此,我学习科学、生物学等领域重要思想的诀窍,是找到了这本叫做《发现》(Discover)的科学杂志。这里有人听说过《发现》杂志的吗?举手示意一下。有几位。好的。我发现这本杂志每个月都会发一篇专访,对象是某个科学领域的专家。是每个月。篇幅有六七页那么长。而且都是用外行也能听的懂的语言。想表达自己想法的人会用好的故事、清晰的语言来做到这一点,而且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介绍所有那些重要思想。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有机会接受《发现》杂志采访,而你的领域是纳米粒子之类的话,你难道不打算尽最大努力把所有好的想法用最好的故事讲出来吗?是吧。

我发现互联网档案里面有十二年的《发现》杂志的文章。所以我打印了十二年乘以十二个月的采访。我拿到了 144 份这样的采访文章。我把它们放进大大的三孔活页夹里面。它们整整塞满了三个这样的活页夹。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我每天早上都会去咖啡店呆一两个小时,去看那些采访。我像看指数基金一样看这些文章,这意味着我把它们全都看了。没有挑三拣四。这就是宇宙,我要拥有整个宇宙。

每一篇专访我都看了。现在我会告诉你,在这 144 篇文章当中,如果当时我可以选择阅读材料的话,我可能只会看其中的 14 篇。剩下那130篇?我一百万年之内都不会再看六页纳米粒子的内容。猜猜我在六个月之后得到了什么?我脑子里面已经掌握了科学与生物学各个领域的每一个重大想法。我只用了六个月。这并不难,因为它们都是用外行能看懂的术语写的。其实我得到了什么呢?就像指数基金一样,我捕捉到了其他人捕捉不到的所有那些比喻思想。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这些想法?因为这个世界上谁会去看关于纳米粒子的采访?可是,我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最好的想法。我会看一些晦涩难懂的学科,天呐,我居然看懂了,“这正是生物学的运作机制”,或者“这正是人性的本质”。所有这些伟大的想法你都得懂。或者还有一种选择,找一个跟我一样的人,然后从他们那里获得所有这些想法。当我像你们这么大,还在上学的时候,我觉得不对称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我必须做所有这些工作。所以每次回去跟一帮学生见面的时候,我都会去改变周围的不对称性。我会替你把所有的工作都做了。

三只桶模型

我有好几个模型的例子都源自我所谓的“三个桶”。我们来看看我那三个桶在不在啊,呃,确实在这里。

我采用的想法全世界没有其他人用,但我对这个想法的正确性依然很自信,我是怎么做到的?统计学家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样本量很大,具有相关性。 为什么?因为从规模很大很相关的样本推导出来的原则是不会有错的,不是吗?唯一可能出错的是样本量太小或样本本身不具相关性。所以我想告诉你,我的模型,我的多学科模型,就是从三只桶推导出来的。第一只桶是 137 亿年。这个样本够大吗?是的,全宇宙最大的一个。没有比这更大的样本了。因为它是什么?它是无机宇宙,是物理,地质学。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放在我的第一个桶里:137亿年。

2号桶是35亿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这个样本量大吗?是不是相关?我们是生物。我来问你一下——这个无机的1号桶,有相关性吗?我们生活在里面。所以1号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137亿年。再看2号桶,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学。 35亿年3号桶是有记载的人类历史,20000年。这是跟我们最相关的。那是我们的故事。那就是我们。

那么,我会举几个多学科思维的例子。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简单描述,只用一两个字,就可以准确地描述出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作方式?如果有的话,如果你只用几个字就知道一切的机制的话,那会很有用,不是吗?所以我们去看看1号桶。万物是怎么运作的?于是我们去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这样就会涉及非常多的学科了。这里有人知道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是什么吗?

(回答:“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很美。他赢得了我的一支笔,因为这个问题他回答对了。我总会给奖励。这就像是心理学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对吧?

如果我把这瓶水放在这张桌子上,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说如果瓶子以“力 x”向下推到桌子上的话,则桌子也会以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 x”推回去。”这很奇怪。但你知道这一点已经对了多久了吗?这个事实已经延续了 137亿年。现在,如果我用两倍的力向下压的话,桌子会做什么呢?好了,如果我再用21.5倍的力下压呢?桌子会做什么?也会产生21.5倍的反作用力!好了,那有没有一个好的词,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来描述我们这里谈论的东西,也就是当它向下压的时候这东西就会反推呢?有,那就是互反(reciprocation),不是吗?但这不仅仅是互反。这是完美的镜像互反。我越用力压,它反推就越用力。大家都认同这一点吗?这就是1号桶。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运作的。这是镜像互反。无机宇宙里面的一切都是这么运作的。

然后我们再说说2号桶。我要往里面加一点幽默元素。哪怕这是一条狗,我们也假装它是一只猫,好吧?这暂时是一只猫。马克·吐温说,抓住猫尾巴,把猫倒提起来的人,将会学到他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教训。这只猫准备要做什么?

(回答:“攻击你。”)

是的,它会用它那锋利的爪子抓我。为什么?它不会觉得尾巴被拎起来是惬意的事,是吧?如果我现在开始抓住这只猫的尾巴摇晃它的话——这只猫会怎么反应?它一定想把我的眼珠子给挖出来。它表示,“你惹毛我了啊伙计,我要反击你。”听起来很像镜像互反,对吧?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对这只猫做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是对它做一些非常愉快的事情呢?这只猫就坐在这里,我们走过去,轻轻抱起它的肚子,把它放到我们的肘弯处,轻轻地抚摸它。猫还想抓我们吗?它会做什么?它会舔我们的手。

只要我坐在这儿,抚摸它,它就会继续舔我的手。它想告诉我什么? “我喜欢这个。这样子很舒服。你是个好人。继续,伙计!”这就是镜像互反,不是吗?如果我对猫做出不愉快的行为,猫也会用不愉快的方式回应,反之亦然。如果我用令人愉快的方式行事,你觉得我们去到3号桶的时候会发现什么?一模一样的东西,不是吗?你的整个人生都会这样

你与另一个人的每一次互动不过是镜像互反罢了。现在,你可能会对自己说,“这太简单了。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过简单并不意味着就不复杂。我们刚刚推导出的这个模型其实非常复杂,是吧?我们是用多学科的方式做到的,不是吗?我们研究了现存的三个规模最大,最相关的样本,它们说的都是同一样东西。你觉得这个东西我们可以依赖吗? 100%可以依赖。

所以说,如果你把事物看成跟大多数人一样复杂的话,你越觉得它复杂(complex),它就越高深(sophisticate)。我希望你尽可能记住我接下来要说的话。这非常非常重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认知能力有五级。这个屋里的没人不想成为第一级的,对吧?这就是我们坐在这儿的原因。你不想当第五级。你想当第一级。等你听我告诉你是哪五级的话,你会大吃一惊的。他说,最底层的第五级是聪明(smart)。认知能力的最低水平是聪明。再上一个级,第四级,是智慧(intelligent)。接下来的第三级,是才华横溢(brilliant)。再上一级,第二级,他说是天才(genius)。什么?还有比天才更高级的?他一定是搞反了吧?不,他没有。你先听我说完爱因斯坦说的第一级是什么。其实我们刚刚已经演示过了。第一级是简单。简单胜过天才

为什么简单,对的那种简单,比天才还要好?因为你能理解!我买了这本书——通常在做这样的演讲时我都会带上这本书。这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斯宾诺莎这本《伦理学》实在是天才之作。但你猜怎么着?里面的东西你完全看不懂。但是我刚才介绍的东西,镜像互反,你能理解吧?好的。

译者:boxi

标签: 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