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改变生活 ——认识和掌握属于你的暗时间

本文摘自《暗时间——思维改变生活》,作者:刘未鹏,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网络上特别火的话题是用“我打碎了夕阳”造句。我打碎了夕阳,模糊了前途的方向,我紧握手中的笔,编织出世界的光。我打碎了夕阳,放下了年少轻狂,拿起笔写下世界的悲凉,希望成为你的月光,为晚归的路人,指引家的地方。从这些字里行间,总能体会到当下的人们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对前途未来的迷茫与困惑。也许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读一读刘未鹏写的《暗时间:思维改变生活》这本书,也许你能重新发现生命和时间的意义与价值,从他对暗时间的感悟里,你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暗时间,也就拥有了比别人更长的生命,也就不会再惋惜那些曾经被你打碎的夕阳。

同样是一天的时间,价值却天差地别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装了系统之后便搁置一旁,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当现实重重撞到脸上了才感到疼,疼完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时过境迁,很快便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时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学习效率,除非天天摔坑,否则遗忘的速度总是快过吃亏长的记性。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待在一个专门建造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途径,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是均等的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你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CPU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为你的CPU是满载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个沙漏,里头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大家的寿命都差不多),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

什么是暗时间,如何利用暗时间?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城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相略地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你走路、买菜、洗漱、坐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读过看过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些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手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地就是比你走得更远。比如我就经常发现一些国外的牛人不仅学习牛,连“业余”玩儿的东西也都搞得特牛,一点都不业余(《如何做出正确决定》,HowweDecide一书提到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博士,同时也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计拿了六百多万美元奖金),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程序员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开销,通俗地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任务切换的时间开销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另外,在开始一件任务时,大脑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这个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书之后,忽然感到一阵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着书,但要恢复到当时理想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来努力集中精力,把记忆中相关的知识全都激活起来,才能进入“状态”,因为你上了10分钟网之后这些记忆已经被抑制了。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10分钟的上网闲逛其实就花费了25分钟。如果上面看书的例子还不够生动,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有更好的例子:你写程序写得正嗨,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才能重新进入状态?又或者,你正在调试程序,已经花了20分钟把与这个bug可能相关的代码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构建了一张大致的地图,就在这时,呃,你又被叫去开了个会,开完会回来,可想而知,又得花上一些时间来回想一下刚刚弄清楚的东西了。

如何形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当然,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至少可以缩短到3~5分钟。但要想完全进入状态,却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的。所谓完全进入状态,举个例子:你看了3个小时的书,或者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作“流体验”),不是两三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中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倾向于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这种关联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能够长久保持状态(思维体力)。

《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ThePsychologyofinventionintheMathematicalField)中有一段介绍庞加莱的思考习惯,很有代表性。庞加莱经常在海边休假或走路时在脑海中思索数学问题,解答经常就在这些时候忽然闪现。虽然我和庞加莱是没法比的,但也常常在路上想出答案,这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包括我自己),工作之后,要处理的事情一下子多出了很多,不像在校园,环境简单,生活单纯,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扰。一方面,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事情变多,导致时不时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升起另一件事还没做的焦虑来,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当然,把待办事项缓存到“外部存储器”如待办清单(ToDoList)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

因此这里就涉及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出来的,上本科那会经常坐车,所以我就常常拿着本大部头在车上看,坐着看或站着看,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另外,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记得很久以前曾经和朋友们饶有兴趣地讨论“马桶时间”的利用,包括在卫生间放个小书柜。估计很多读者朋友都心有戚戚焉吧。

经过生活锤炼的你,也一定积累了不少自己的人生感受,想必你一定感同身受的是: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相伴,必是猛兽。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所以,读书也是这样,读高手的文章,总能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受。不妨抽出时间读一读这本《暗时间:思维改变生活》吧。我相信,总有人间一两风,填你十万八千梦。

书名:《暗时间——思维改变生活》作者:刘未鹏,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未鹏,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

现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

兴趣爱好: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

著名综合技术讨论组Toplanguage创始人,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荐

博客名 Mind Hacks 的含义:

- Mind Hacks 是一本书

- Mind Hacks 是一系列思维工具

- Mind Hacks 有一个漫长的前生—一个有着

近6年历史的技术博客

- 在CSDN上有超过120万的访问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