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2)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他提出的欲望理论非常高深,他的著作也是出了名的难懂。最近网上大火的《鱿鱼游戏》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拉康的欲望理论。在本系列文章中,作者将抽丝剥茧般地向读者展示拉康欲望是如何主导剧中人物行为的。在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将向读者介绍拉康欲望理论中的一些难懂的“知识点”,比如“客体小a”、“凝视”、“欲望是他者的欲望”等等概念和结构,以帮助大家认识拉康的思想。在第二部分,作者将结合《鱿鱼游戏》剧情,基于拉康欲望理论,为大家剖析剧中人物的行为。本系列文章篇幅较长,本篇是第一部分第二篇。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鱿鱼游戏》近期火爆全网,一群大人玩小孩子的游戏,胜利者拿走巨额奖金,失败者则要留下性命。在剧中的第2集有一个特写,警察黄俊昊前往失踪哥哥黄仁昊的住处寻找线索时,书桌上很显眼地放了两本书,一本是超现实主义法国画家马格列特的画册,另一本是韩文版的拉康(Jacques Lacan)《欲望理论》,而后排左起第三本是拉康最重要的研讨会讲稿《研讨会Ⅺ: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这似乎在暗示我们,这部剧可能是拉康欲望理论的映射。

这篇文章将向读者介绍拉康的欲望理论,并解释为什么《鱿鱼游戏》要特意地引用他的作品。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对拉康的欲望概念的初步熟悉,也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涉及到诸多概念,但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本文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介绍拉康的欲望理论,第二个部分将从拉康视角解释这部剧。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拉康欲望理论的知识,那么你可以跳过第一部分冗长的介绍,直接进入剧本的拉康式分析。我假设读者已经看了全部九集,所以文中也会有一些剧透。

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1)中,我们介绍了“符号性阉割”和“客体小a”,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2)中,我们将介绍拉康所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第一部分:拉康的欲望理论

3. 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现在让我们简要地探讨拉康欲望概念的其他一些基本方面。在直觉层面,我们都对欲望的运作方式有基本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是不能令人满足的。每一种渴望的对象都“承诺”让我们满足,但总是达不到要求。这就好像每一个欲望的对象都将是真正丢失的客体小a的持有者,将一次性地满足欲望。我们一直在追求某种完整的状态,但却永远无法达到。尽管如此,我们仍不断地渴望使我们完整的崇高的享受。这就是《甜心先生》结局的魅力所在。汤姆·克鲁斯终于在蕾妮·齐薇格身上找到了他丢失的东西,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你让我变得完整!”电影的结尾是杰瑞和他的家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夜晚幸福地走了。电影通常以这些描绘完全享受的幻想场景结束。然而,如果我们在6个月后再去看杰瑞,他还会觉得完整吗?一年之后呢?那么十年之后呢?他还会沉浸在完美的享受中吗?我认为不会。为什么?因为一件事:欲望。

为了了解弗洛伊德-拉康的欲望概念的基本取向,让我们来看看理查德·布思比(Richard Boothby)是如何精彩地描述这个概念的:

我们所说的欲望是指比身体需要的压力更微妙的东西,但比转瞬即逝的幻想的诱惑又更具实质。欲望与渴望的力量有关,我可能不知道如何命名,但它最深刻地触动了我,定义了我最外层的渴望。欲望可能是点燃我最吸引人的爱好的原因,是它把我吸引到我最喜欢的小说中,是它促使我辞掉工作,去寻找更刺激的东西,是它让我嫁给这个人,这个人有他或她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在这种意义上,还有什么比欲望更适合我,能更直接地定义我呢?我的欲望像指纹一样被标记,与他人区分开来。然而,很明显,我自己并不是欲望的创造者,我不能简单地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在某种至关重要的意义上,欲望来自自我之外。我是它的接受者,是它的仆人。事实上,我可能觉得我自己的欲望成为了负担或诅咒。我甚至可能感到有必要反抗欲望的铁律,就像反抗暴君或奴隶主一样。比如砍掉我冒犯的手,或挖出不守规矩的眼睛?这不就是我自己欲望的改变,使我那作恶的手不移动,或使我那任性的眼睛不误入歧途吗?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概念恰恰集中在欲望的内在模糊上,欲望是我身份的核心,这是我身份的核心,但对我来说却是奇怪而顽固的陌生存在,是驱使我超越自我的一种力量。

(《Sex on the Couch: What Freud Still Has to Teach Us About Sex and Gender》,第22页)

奇怪的是,欲望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它是单个个体最个人化、最亲密的真实。另一方面,它又不受个体的控制,具有外在的本源。一个人欲望的外在来源究竟是什么?我内心深处的欲望怎么会是外来的“入侵者”呢?我的欲望怎么可能是一种“极致”,即一种外在的亲密呢?

拉康最著名的公理之一是:欲望是他者的欲望。这有两个关键的含义:(1)我渴望他者所渴望的东西(2)我的渴望被他者所渴望。用Alexandre Kojève的话来说,“人类的欲望必须指向另一个欲望”(《黑格尔解读导论》,第3页)。欲望是以他人为中心的。我们可以说,欲望渴望欲望。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者的欲望对我们来说变得非常深刻和重要。还记得我上面说过的关于母亲欲望的神秘本质,以及这种神秘的力量是如何给无助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创伤的吗?这种母子关系的裂痕或缺口,孩子意识到他或她不能完全满足母亲,而母亲想要别的东西把她从孩子身边带走,这是孩子的欲望开始成为他者欲望的时刻。孩子无法忍受他者的这种无法忍受的缺失。孩子渴望成为母亲渴望的另一件东西,这将再次使孩子成为母亲渴望的唯一对象,也是唯一有能力完全满足她渴望的东西。

但这只是主体与大他者欲望关系的开始。这种动力将持续发展,贯穿主体的整个生命历程。被试的其他家庭成员、朋友、老师、老板、孩子、邻居、同事等的愿望,会塑造和影响被试自己的愿望。即使是特定机构和国家本身的愿望,也会对一个人的愿望产生巨大影响。对拉康来说,正是主体在他者欲望中的根本异化,实际上构成了主体作为欲望的主体。主体的本体论同一性位于他者。我即是他者。欲望的障碍在于主体只能在他者的欲望中认识到他自己的欲望,而他者与他者之间的欲望永远不会分解成完美和谐的结合或相容。

他者欲望的创伤性方面在于,他者自己从来都不完全确定自己的欲望。他者试图通过对主体的要求来传达自己的欲望。“我要这个。如果你真的爱我,就把它给我吧!”当然,问题在于,完全按照他者的要求行事,结果往往是他者仍然不满意和失望。这是因为欲望本身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也无法在需求中完全表达出来。“欲望渴望欲望”,欲望实际上渴望它自己永恒的欲望。欲望的另一个方面使它超越了控制,那就是它主要是无意识的。我们有意识的需求是试图表达我们无意识的欲望,但任何了解精神分析的人都知道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差异和不一致。我永远无法以需求的形式完全表达我的欲望,因为我自己(有意识的自我)并不真正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欲望想要获得享受(欢爽),这将是欲望的终点,但事实上,它只是想要更多的自己(欲望)。这就是为什么拉康说,“欲望是一种防御,一种对抗超越欢爽极限的防御”(Écrits,《主体的颠覆和欲望的辩证》,第699页)。

拉康经常问一个意大利问题“Che vuoi?”,意思是“你到底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Che Vuoi的更完整的意思是什么?会是类似于“你对我有这样那样的要求,但废话少说,告诉我你真正想要什么?”但是,再一次,这正是大他者不能告诉我们的。幻想总是试图回答他者欲望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下面是Žižek的解释:

一个人应该始终牢记,在幻想中“实现”(上演)的欲望不是主体自己的,而是对方的欲望:你是这么说的,但你这么说的真正意思是什么?这就确立了主体原始的、构成的地位。欲望最初的问题并不是直接的“我想要什么?”,而是“别人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什么?我对别人来说是什么?”小孩子被嵌入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中,他是周围的人的欲望的催化剂和战场: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在他周围战斗,母亲通过她对儿子的照顾向父亲传递信息。

(《The Plaque of Fantasies》,第9页)

幻想能告诉我,为了满足他者的欲望,从而使他者快乐,我必须是什么样的人。我的完全享受取决于我为他者提供完全享受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拉康的幻想配方是“$◊a”。缺失的主体用符号$来表示,因为S中间有一条线贯穿其中,表示主体的不完全性,即主体的欲望。◊代表的具体关系,主体必须意识到要恢复失去的客体小a。与他者不可知的欲望的焦虑冲突,是孩子在与母物的关系中所处的原始状态。幻想告诉我们他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为了取悦他者,我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他者反过来又告诉我们我们想要什么。拉康写道,“欲望适应幻想”(Écrits,《主体的颠覆和欲望的辩证》,第691页)。幻想是欲望的支撑。在回答他者无意识欲望的问题(他者缺乏什么以及如何填补它)时,有欲望的主体可以开始维持他或她自己的欲望。拉康是这样说的:

他者是作为无意识而存在的。我最关心的是他所缺乏的东西,以及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我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找到我所缺少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对我来说,不能简单地实现我的欲望。

(《研讨会十:焦虑》,第23页)

当然,当涉及到他者的欲望时,幻想本身并不是失败的证明。幻想并不知道他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只是让我们了解他者的想法,从而缓解他者欲望之谜所引发的焦虑。他者的缺失是创伤性的,但声称填补它的幻想是安慰性的。幻想是试图了解对方的欲望,或从字里行间解读他/她的需求,并将构成他/她真正欲望的点连接起来。他者的要求是没有充分传达他者欲望的意义。然而,无意识的欲望总是通过我们有意识的需求的口头表达偷偷地进来。幻想试图了解他者的欲望是为了减少“他者的需求”和“他者的真正欲望”之间的差距和摩擦。就像Joan Copjec说的,“正是这种摩擦激发了解读。不要读我的话,而要读我的欲望!也就是说,不要按字面意思理解我,但要认识到,我说的话包含着我的欲望”(《Read My Desire: Lacan Against the Historicists》,第189页)。

总结一下:拉康的观点是,欲望和需求之间没有必要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兼容性。每当有人向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会立即将其理解为那个人的意愿的表达。然而,精神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矛盾的关系中。同样,如果一个人想要发现自己欲望的真相,那么他者必须从回答关于他者欲望的问题开始。

相关阅读:

第一部分: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1)中,我们介绍了“符号性阉割”和“客体小a”,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2)中,我们介绍了拉康所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3)中,我们介绍了他者的欲望和“客体小a”的矛盾同一性、欲望和升华、欲望和爱情等概念。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4)中,我们介绍了“凝视”和“欲望的莫比乌斯带”。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欲望理论(5)中,我们介绍了“欲望和精神分析的关系。

第二部分: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成奇勋、姜晓、曹尚佑、黄仁浩的欲望、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贵宾”们、吴一男、张德秀、韩美女的欲望、拉康的欲望理论与《鱿鱼游戏》:智英的道德行为和资本的欲望。

译者:Jane